PALMisLIFE 討論區

搜索
鹹魚爸魅力四射舞蹈教室
樓主: FosterTAZ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交流] 補國文的經驗

[複製鏈接]

53

主題

0

好友

347

積分

該用戶從未簽到

文章
324
1#
發表於 2005-3-15 12:48 |顯示全部樓層

Re: [交流] 補國文的經驗

曾身為一個老師,我贊成聯考考作文,但我反對現在和過去聯考的「方式」。

原因是批改標準是莫需有、準個人主觀的!作文內容得老師歡心加法、字寫得好看加分,搞得學生不敢說只敢寫安全文,儘在修辭上打轉,結果好像在寫無限迴圈一樣的填字數,大家文章內容都一樣,好像文革時期的紅小將。

聯考當然是可以考作文,只是給分要前輩的修正。第一著重的應該是容不容易讓讀者明,第二邏輯清不清楚,有無前後矛盾,第三是文意結構,比如起承轉合,最後才是佳句修辭,錯字多寡等技術部份,至於內容主旨跟給分應無相關。舉例來說,如果有作文題目是「愛」測驗。學生寫了一篇對a片演員的肉慾之愛、跟另一個學生寫對世界和平之愛,二篇在作文表達及相關技巧上不分宣制,那麼就該給予同分。因為考試是測驗寫作能力,不是搞思想檢查,許多老師根本搞不清楚其中的不同。

事實上在英語方面已經發展出許多輔助與檢查寫作的電腦工具,可以用來指出文章的閱讀適合程度(word就有)、文法錯誤、錯字、甚至分析文章結構,,這樣無形中讓作文能力的檢測推向客觀,我很期待中文世界也能出現類似的工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47

積分

該用戶從未簽到

文章
324
2#
發表於 2005-3-15 13:09 |顯示全部樓層

Re: [交流] 補國文的經驗

Originally posted by 破軍 at 2005-3-15 13:02:
老師,是"不分軒輊"吧?

對,如果有一套軟體可以檢查中文是否正確,我的小孩也許會學得更好
因為他很小就會用注音, 打字時也是只挑音,不挑字,現在寫功課還是常常用白字
說真的,那是我這個家長沒教好, 可是還能補救嗎?


我現在已不是老師了!非常謝謝你的修正,受教了。我會回去寫十遍記住

順便補充前文,我提的是批改作文方式是一種純理想模式。事實在像聯考那種極短的時間要批改那麼大量的文章,沒有電腦程式幫忙,只憑人力要想作到比較客觀是絕對不可能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47

積分

該用戶從未簽到

文章
324
3#
發表於 2005-3-16 06:31 |顯示全部樓層

Re: [交流] 補國文的經驗

綜合前面幾位前輩的意見,我也來說說看法。

一、語言是活的,不是死的,語言的絕對多數決,沒有尊重少數這件事。
語言本就是會廣納百川不斷改變,一受外來語的影響,一會自形變化。只要用得人多,即使是悖離字詞原創之意,時間一久原來錯的也變成對的,你表達原來正確的意思,從人家還以為你是神經病,這個現像出現在中國字形、字音,也出現在字義。語言一少人用,就會走向死亡,人類學家有計算過,當說一種語言的族群,人數降到千人以下,大約三個世代,這個語言就會消失,所以地球上有6千多種語言,每個月都消失2 種。

二、注音是幹嘛的?
注音的發展歷史是很短的!大約在民國以後,真正普及還要到義務教育後。他的功用是在幫助發音,因為中國字不太能表音,對初學者來說是很辛苦的。據我所知,注音在華語地區是乎僅在台灣盛行,其他國家多採拼音法以英字母記音並不知道注音符號。這就好像你拿英語的kk音標去問許多美國人,他們可能並不知道那是什麼,因為現在是採自然發音法以字母記音。

三、注音文沒有變成語言的希望?
據我的看法,注音文是依附在注音輸入法內以及義務教育中,只要中文輸入法產生強大的變化(有免學練習,又速度快的方法),或有一天大家決定改注音以拼音法學中文(這有助英文的學習),注音文馬上就死了(純個人意見)。但這是不是絕對的,其實未必?注音文其實很像過去的江湖切口、暗語,如果再經由宣傳機器的強力運作,也會變成語言的一部份。譬如非裔美語,在饒舌音樂和電影的幫助上,許多以納入主流。

四、注音文的致命傷。
文字的功能在表音、義。能說又能寫大家就愛用,愛用才能永遠流傳。但注音文不能說,你讀一段有注音文的文章,讀出來的音勢必要回歸到原來的國字,跟原來的注音符號無關,如果你讀的是注音符號的本身,在說話內容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少了功能的文字,能不能流傳我很懷疑。

五、是歧視與迫害嗎?
很多說反注音運動就是一種歧視、迫害。是這樣的嗎?
語言的基本功能是溝通,注音文的溝通假設是建立在每個人學過也會使用注音符號,單就台灣地區來論,這個假設到目前還不算是成立的(不要以為有學就會,學跟會是二件事,會跟很流利的會又是二件事)。這就讓注音變成一種限定族群(強烈來說就是歧視)的文字,就像我過去說的江湖切口,雖然寫出來是中文系統、是中文文字,如果不能溝通就不是在幫,不是出來混的。注音也是類似的情形!所以注音文本身就不是很友善的東西,也無怪乎有些人要以激烈的方式指責注音文。

六、囉囉唆唆後的簡單結論。
以上幾點個人意見的總結是,注音文有機會納入中文的一部份,但個人判斷機會不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47

積分

該用戶從未簽到

文章
324
4#
發表於 2005-3-16 14:59 |顯示全部樓層

Re: [交流] 補國文的經驗

---部份恕刪----
正如弟先前所述,注音文現象是一個存在事實;反注音文是一種運動;歧視與迫害則是手段。注音文該不該存在得受歷史與文化的考驗(存活率恐怕不高),但即便注音文終究遭眾人揚棄,所謂「反注音」與「歧視、迫害」根本上也是毫無關連性。小弟也不用注音文,也同樣不希望網路溝通中出現大量注音文,但不歧視、也不迫害注音文使用者。而「注音文本身就不是很友善的東西,也無怪乎有些人要以激烈的方式指責注音文」這種理由並不會為迫害手段增加正當性,也只能說是流氓手段的一小塊遮羞布而已。

對加害者而言,迫害與歧視從來就不曾出現在他們的字典裡,國民政府來台時提倡國語文運動,不論 ...

kentseng君很高興與你對談,從你的文章中也了解我的立論不足。

關於上文我的第五點確實不好,在此說明一下。我主要的意思是在台灣「注音文現象」本身就是有歧視意味的文字(忽略不會注音的人),所以有些人據此起而反之。這是個現象描述,而不是幫反注音運動「正名」、「找理由」。

事實上從我個人的觀察,之前pil也有人提過相同的觀點。反注音文運動有很大的部份不是反注音,它反對的是網路上充斥著一股對自己「無知與懶散」的傲慢,而更不幸的是注音文經常性的就跟「無知與懶散」的傲慢連在一起,變成一種象徵。譬如在討論區、bbs留下一行文,內容只有如題,請問問題連狀況也懶得說清楚等等,種種令人討厭的行為當中,注音文連帶出現比例出奇的高,讓人不能不懷疑這兩者有密切的連帶關係,而注音文也變成攻擊的目標。

目前所有的語言學家都在呼諭保持語言的多樣性,不要輕易的讓一種語言消失。他們的理由和「生物多樣性」類似。唯有多元存在,才能保持最大的彈性,才能可大可久;單調一致就是衰亡的開始,我深以為然。個人樂見注音文或顏文字為中文注入新活力,但就如前面已說過的,我強烈懷疑可這樣的可能性會有多高?

[ Last edited by eggyoung on 2005-3-16 at 15:01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免費註冊

與站長聯繫| PALMisLIFE 掌上生活      下載:更快、更棒、更好玩

GMT+8, 2024-6-2 17:07 , Processed in 0.03921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style by eisdl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