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isLIFE 討論區

標題: 可交換鏡頭(跟感光元件)的 Ricoh GXR [列印本頁]

作者: barista    時間: 2009-11-10 20:20
標題: 可交換鏡頭(跟感光元件)的 Ricoh GXR
本文最後由 barista 於 2009-11-10 20:30 編輯

癮科技的報導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11/10/ricoh-gxr-camera-system-swaps-out-the-sensor-along-with-the-lens/
在數位相機的領域中,Ricoh大概沒有什麼機會排上第一、第二名。不過每隔一段時間,他總是會給我們驚喜,像GRD與GX100,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些強大的特質,是現在數位相機比不上的(科科,我也有貢獻一點額度,而且還有貢獻給維修廠Orz)。當然啦,隨著競爭對手的出現,GRD與GX系列當然是會受到挑戰(或是說銷售力道可能不足了)

如果這個謠言,也就是GXR系統是真的,那麼這可是數位相機界中一大創新,話題關注度幾罷昏。因為它將是第一個可同時換鏡頭與感光元件的消費機。目前看到的,有兩款鏡頭(這應該是第一個含感光元件的鏡頭系統了):

‧24 - 72mm f/2.5,千萬像素CCD,VGA錄影,300英磅,約台幣16260元
‧50mm f/2.5,微距,12.3mp的CMOS,HD錄影,600英磅,約台幣32519元
‧機身420英磅,約台幣22763元。


還有一段實機的影片......

Photorumors
http://photorumors.com/2009/11/09/ricoh-gxr/

看起來是真的,官網已經有資料了:
http://www.ricoh.co.jp/dc/gxr/index.html?sscl=rtop_gxr

本體:GXR
兩款 "鏡頭",以卡匣方式,連同感光元件抽換
1.
GR LENS A12 50mm F2.5 Macro
1230萬畫素
50mm
CMOS 23.6x15.7mm
GR Engine III

2.
RICOH LENS S10 24-72mm F2.5-4.4 VC
1000萬畫素
24-72mm
CCD 1/1.7"
Smooth Imaging Engine IV
1cm 近拍?

預定 2009年 12月上旬發售
作者: chiu    時間: 2009-11-10 21:40
我聯想到以前SNK的NeoGeo主機,換個遊戲就幾乎是換個機板....

價錢也是嚇死人的貴....
作者: 蘇蘇琪    時間: 2009-11-10 22:43
雖然之前傳聞風聲就消息不斷,不過真的發表出來還是讓人覺得很震驚

震驚之一是前衛的設計理念,打破原本單一系統的片幅限制,好處是鏡片與感光元件的光路可以最佳化,要設計出大光圈鏡或是望遠鏡都可在體積與重量雙重考量內達到一定的彈性,近可攻退可守,還順便可以避開可交換鏡頭相機感光元件易入塵的問題。

震驚之二是Ricoh真的很有勇氣與決心,要經營與維護如此「鏡頭+感光元件」一體模組的產品線。隨著時間的經過,感光元件的進步速度,以目前感光元件在一兩年後,是否能滿足使用者對高感光度與畫質純淨度的要求?或是要逐年推出新款同光學規格但不同感光元件的「鏡頭+感光元件」組....(那麼跟DC的改款又有什麼兩樣?)

以目前的定價來看...要玩這個系統的人,口袋要很深很深啊~~
作者: 小酒蟲    時間: 2009-11-11 01:03
有膽識,不過誰會背一堆「卡匣」出門?
更何況整套數位攝影裡頭最不保值的就是電子部份,就像你不會把 L 鏡綁死在一顆 2MP CCD 上。
作者: vet2000    時間: 2009-11-11 07:41
我不會買,
隨身小單眼還是看O家或P家有啥未推出的好產品吧?
作者: jenwei    時間: 2009-11-11 11:31
感覺這種東西在實驗室開發出來後就會冰起來,Ricoh 竟然有用勇氣量產出來賣,每一個抽換的鏡頭都含有CCD價格不斐,市場註定不大
作者: leox    時間: 2009-11-11 12:00
不如出個電子底片,可以用在所有的傳統單眼相機上,
這樣玩的才大,原廠只要出個基本款和改裝套件,
坊間會出現一堆改裝廠幫你改裝電子底片上去
作者: MailCone    時間: 2009-11-11 12:46
這就跟當初看到HP的印表機都把噴頭設計在墨水夾上面
這樣子成本超高~
不知道現在CCD也這樣搞~
能搞起來嗎?!
作者: tsai2824    時間: 2009-11-11 12:50
本文最後由 tsai2824 於 2009-11-11 12:54 編輯

7# leox

記得以前也這麼想過,網路上也有看過一個產品
不過從來沒有上市過

翻出網路舊文在此
http://taiwan.cnet.com/computers ... 015,20000002,00.htm
作者: andyboy    時間: 2009-11-11 14:23
如果以後有副廠出卡夾可以接Nikon、Canon或其他家的鏡頭,還可以作到光圈、快門連動,那就很讚啦!通殺!
作者: leox    時間: 2009-11-11 21:08
7# leox

記得以前也這麼想過,網路上也有看過一個產品
不過從來沒有上市過

翻出網路舊文在此
http://taiwan.cnet.com/computers/features/0,2000063015,20000002,00.htm
tsai2824 發表於 2009-11-11 12:50


這東西我也聽說過
不過那時候的技術還沒能夠達到水準,失敗也是必然
現在的感光元件可以輕輕鬆鬆的做到大片幅、高畫素
如果可以把這東西也做成一個套件
也不用和光圈、快門(數值)連動,就像以前裝資料機背那樣套上去就好
按快門時可以觸發感光元件做動,這樣很多老機都有搞頭了啊
作者: tsai2824    時間: 2009-11-11 21:37
這東西我也聽說過
不過那時候的技術還沒能夠達到水準,失敗也是必然
現在的感光元件可以輕輕鬆鬆的做到大片幅、高畫素
如果可以把這東西也做成一個套件
也不用和光圈、快門(數值)連動,就像以前裝資料機背那 ...
leox 發表於 2009-11-11 21:08


賣不了新鏡頭賺不了錢
沒有公司會去玩這個吧
作者: chiu    時間: 2009-11-11 21:46
今天友站有發表會的新聞出來了,

看來是有許多相對應的配件,有幾樣還滿特殊的,像是fiber鏡頭,還有project模組

RICOH可能是想攻入一些特殊領域中

不過這種模組式的介面,要一大伙人玩才玩得起來呀,像是機身、鏡頭模組應該能開放給副廠開發

不然只有ricoh自己玩,模組開發成本高,單價壓不下來,模組的更新又跟不上時代的話被淘汰的機會很大

血淋淋的例子電玩界也有呀,當年的PC-ENGINE其實也是類似的構想

用CORE配上各種的模組來增強機器的功能

最後也是倒在機器單價太高、模組更新跟不上時代之下

引用一下價錢
GXR本體價格是5萬日幣,約合台幣18,067 元。
GR Lens A12 價格是75,000日幣,約合台幣27,103元。
RICOH LENS S10 價格是40,000日幣,約合台幣14,455元。

加加起來要六萬台票了........
作者: 小酒蟲    時間: 2009-11-12 01:50
本文最後由 小酒蟲 於 2009-11-11 09:53 編輯
不如出個電子底片,可以用在所有的傳統單眼相機上
leox 發表於 2009-11-10 20:00

有出過,也早就陣亡了。

而且老機市場能有多大?這年頭堅持老機的人不就是為了底片味?
如果以後有副廠出卡夾可以接Nikon、Canon或其他家的鏡頭,還可以作到光圈、快門連動,那就很讚啦!通殺!
andyboy 發表於 2009-11-10 22:23

要拿到授權就很難,更別提搞定鏡後距離了。
作者: vet2000    時間: 2009-11-20 20:02
不如出個電子底片,可以用在所有的傳統單眼相機上,
這樣玩的才大,原廠只要出個基本款和改裝套件,
坊間會出現一堆改裝廠幫你改裝電子底片上去
leox 發表於 2009-11-11 12:00

當初的電子底片片夾好像是100萬畫素左右,也沒有LCD可以即時看,
那就喪失數位相積即時看的樂趣了
--
現在要叫我拿著傳統相機,拍幻燈片,算了吧
作者: zhihmeng    時間: 2009-11-20 21:51
我其實覺得可以玩玩耶…
我也是一開始只有玩過數位相機…後來才玩了一下底片…
個人認為底片的階調性還是現在的數位感光元件無法重現的…
怎麼看就是底片比較有感覺…
只是這年頭…洗個底片還真是麻煩啊…
正片又更累了…
作者: Randolph    時間: 2009-11-21 15:04
我其實覺得可以玩玩耶…
只是這年頭…洗個底片還真是麻煩啊…
正片就更累了 ...
zhihmeng 發表於 2009-11-20 21:51

我住台北,是還好啦~
正片就拿去玖華,2小時交件
負片就拿去驊陽沖,1小時交件
兩個都在博愛路上,價格也ok

至於掃描,我自己有底掃所以還好




歡迎光臨 PALMisLIFE 討論區 (http://pil.tw/) Powered by Discuz! X2.5